專家談臺禽流感防治:降低雞場密度勝過一味撲殺

【導讀】臺灣專家近日提出,防止病毒變異,離牧比殺雞有效?! ♂槍ε_灣大量撲殺帶有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雞只的做法,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教授蔡信雄認為,應該早點采取離牧措施,降低臺灣雞場分布密度?! ∷f,對于帶有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臺灣專家近日提出,防止病毒變異,離牧比殺雞有效。
針對臺灣大量撲殺帶有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雞只的做法,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教授蔡信雄認為,應該早點采取離牧措施,降低臺灣雞場分布密度。
他說,對于帶有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雞場的雞只,不必撲殺,但應限制移動,有關部門則收購發育不良或生病的雞只。雞農賣光雞場的雞只后,應給予雞農離牧補助,讓雞農停養。雞農如欲復養,必須由防疫部門確認環境中未帶有禽流感病毒,才準予復養。
最近在臺南等地的雞場從事雞只疾病診斷與監督雞只撲殺工作的蔡信雄說,殺雞的代價太大,撲殺一場雞只的花費與補償金,可以用來當作雞農離牧津貼,這樣反而鼓勵雞農離牧,降低養雞密度,減少病毒變異的風險。
蔡信雄不贊同繼續實行全面撲殺低病原性禽流感雞只的做法。他說,最近觀察幾場雞只撲殺過程,發現被撲殺的雞只都很健康,未出現感染強毒株的征狀,卻被視同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病雞處理,實在可惜。蔡信雄質疑,臺灣雞只飼養數約1.3億只,萬一抽驗帶有H5N2弱毒株,是不是都要撲殺,撲殺費用誰有能力承擔?